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新课标ii理综试题
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3.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种b.4种 c.5种 d.6种
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 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 c(h+)=c(oh-) c(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 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 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 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2>△h3b.△h1<△h3
c.△h1 △h3=△h2d.△h1 △h2>△h3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15.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a. b. c. d.
16.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 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b.,
c.,d.,
17.如图,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圆环上的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圆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圆环滑到大圆环的最低点时,大圆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a.mg-5mgb.mg mg
c.mg 5mgd.mg 10mg
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数为g,则地球的密度为:
a.b.
c.d.
19.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势面垂直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
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 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20.图为某磁谱仪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中, 永磁铁提供匀强磁场,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可以探测粒子在其中运动的轨迹。宇宙射线中有大量的电子、正电子和质子。当这些粒子从上部垂直进入磁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与正电子的偏转方向一定不同
b.电子和正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
c.仅依据粒子的运动轨迹无法判断此粒子是质子还是正电子
d.粒子的动能越大,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小
21.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ucd,则:
a.uab:ucd=n1:n2b.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间的电压ucd越大 d.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
2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x约为200ω,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10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式如图(a)学 科 或图(b)所示,计算结果由 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若将图(a)和图(b)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rx1和rx2,则①(填“rx1”或“r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x1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x2 ③(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23.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砝码时, 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的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297px.
p1 | p2 | p3 | p4 | p5 | p6 | |
x0(cm) | 2.04 | 4.06 | 6.06 | 8.05 | 10.03 | 12.01 |
x (cm) | 2.64 | 5.26 | 7.81 | 10.30 | 12.93 | 15.41 |
n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k(n/m) | 163 | ① | 56.0 | 43.6 | 33.8 | 28.8 |
1/k(m/n) | 0.0061 | ② | 0.0179 | 0.0229 | 0.0296 | 0.0347 |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②;
(2)以n为横坐标,1/k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k-n图像;
(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以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③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表达式为k=④n/m.
24.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1)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到1.5km高度处所需要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
(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阻力,高速运动受阻力大小可近似表示为,其中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图象如图所示,着陆过程中,运动员和所携装备的总质量,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5.半径分别为r和2r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一长为r,质量为m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导体棒ab置于圆导轨上面,ba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的中心o,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在内圆导轨的c点和外圆导轨的d点之间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图中未画出)。直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角速度ω绕o逆时针匀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设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2)外力的功率。
26.(13分)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0(填“大于”“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①t100℃(填“大于”“小于”),判断理由是。
②列式计算温度t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2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27.(15分)(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第周期.第族;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填“强”或“弱”)。
(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阴极上观察到的现象是;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
(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的4.0%(即样品起始质量—a点固体质量/样品起始质量×10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x或mpbo2·npbo,列式计算x值和m:n值。
28.(15分)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g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c1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
(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填“偏高”或“偏低”)。
(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mol·l—1,c(cro42—)为mol·l—1。(已知:ksp(ag2cro4)=1.12×10—12)
(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29.(10分)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①。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②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③。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④(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⑤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30.(9分)
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①。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 ②。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③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 ④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 ⑤,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31.(9分)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能量 | 3.56 | 12.80 | 10.30 | 0.48 | 226.50 |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 ①;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②。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③、 ④,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⑤和⑥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32.(11分)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①(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②(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③(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④(填个体编号)。
33.【物理选修3-3】(1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空气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e.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2)如图,两气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的直径为b的2倍,a上端封闭,b上端与大气连通;学 科两气缸除a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两气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轻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a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p0,外界和气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且平衡时,活塞a离气缸顶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活塞b在气缸的正中央。
(ⅰ)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当活塞b升至顶部时,求氮气的温度;
(ⅱ)继续缓慢加热,使活塞a上升,当活塞a上升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时,求氧气的压强。
34.【物理选修3-4】(15分)
(1)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在t=0.10s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
b.在t=0.25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
c.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m
d.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750px
e.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国际单位)
(2)一厚度为h的大平板玻璃水平放置,其下表面贴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发光面。在玻璃板上表面放置一半径为r的圆纸片,圆纸片与圆形发光面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学 科已知圆纸片恰好能完全挡住从圆形发光面发出的光线(不考虑反射),求平板玻璃的折射率。
35.【物理选修3-5】(15分)本试题来源http://www.xuefen.com.cn/
(1)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学科网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0)和镭(ra)两种新元素
d.卢瑟福通过а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e.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2)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a)中,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滑块a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实验测得滑块a质量m1=0.310kg,滑块b的质量m2=0.108kg,遮光片的宽度d=25px;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f=50hz。将光
门固定在滑块b的右侧, 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
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最大为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运算过程。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将海水淡化和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提取其他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改进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用混凝法获取淡水 ②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
③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 ④改进钾.溴.镁的提取工艺
(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中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br2 na2co3 h2onabr nabro3 6nahco3,吸收1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为mol。
(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下图: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
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产品2的化学式为,1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g。
(4)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主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
(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写两种)。
(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填化学式)
(4)c和e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则e离子的电荷为。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判断理由是。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立方烷()具有高度的对称性.高致密性.高张力能及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合成立方烷及其衍生物成为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下面是立方烷衍生物i的一种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结构简式为,e的结构简式为。
(2)③的反应类型为,⑤的反应类型为
(3)化合物a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反应1的试剂与条件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3可用的试剂为。
(4)在i的合成路线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填化合物代号)。
(5)i与碱石灰共热可转化为立方烷。立方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个峰。
(6)立方烷经硝化可得到六硝基立方烷,其可能的结构有种。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3)示意图a和b中,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的利用率。